我的職涯路有點離奇,從飯店業轉職後一路在科技業的客服部門往上發展。
蠻多人都好奇我客服部門在做什麼,想說介紹一下我在每個階段的工作內容。
所有資訊都在 LinkedIn 上面,這邊是濃縮版。
-
從外商約聘客服開始的職涯
我是某外商台灣第一批的客服人員,是從約聘職開始。
我做了幾個月的客服營運後,組織變動,必須得縮編部門,所以我拼了老命轉正職。
第一次差點被裁掉
轉正職後擔任客服營運,開始做專案,設計客服 SOP 給外包商使用。
因為有了設計 SOP 的經驗,才轉正職三個月後就被丟上戰場,被要求要參與從 0 到 1 訓練外包商的大型專案。
後來有陣子擔任安全部門的專員,開始密切的和其他部門配合,也慢慢的解鎖數字分析的技巧。
熬過第一階段轉正職
過了一陣子,從專員升遷之後我開始離一線的營運漸遠,慢慢的擴大廣度練習宏觀的技能。
因為很會設計 SOP 和了解用戶的使用經驗,後來開始去幫忙設計和導入自動化功能。
也正式開啟了做 Regional role 的機會,開始把自己的經驗帶到香港日本和韓國。
記得那個時候只是做了一個小小的頁面排序改變,就讓客人使用自動化功能的幫助介面流量成長了 8 倍。
我也記得那時候我們公司亞洲區部分業務要被賣掉,經歷了大風吹。
經歷了第二次靠近被裁的邊緣
繼續往上升遷開始負責亞太區業務
有了 regional role 作為跳板,後來開始和亞太區域的人配合做 SOP 搬家的專案。
因為是在部門裡頭少數可以精準的和分析部門溝通的人,所以那時候還被要求去設計 dashboard。
結果誤打誤撞,在我大力推廣使用 dashboard 的情況下,整個亞太區成為最常用數字做決定的部門,開始慢慢得到 Global team 的關注。
那個時候我是 Central team,但是沒有實權,stakeholders 都叫不動。
在 Covid 剛爆發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個乾領高薪的職位,沒有發揮真正的價值。
第三次面臨有可能被裁員的情況
組織經歷 Covid 的變動,熬過動盪
在升任亞太區的職務不久後 Covid 開始變嚴重,疫情加劇的情況下經歷大幅度的組織改組。
那時在組織改組時我其實是被降職的 (但是薪水沒變),我的工作範圍從看整個亞太區變成回去管理北亞而已。
也被迫開始學會帶團隊,然後慢慢的開始專精在內容管理上面。
那時候漸漸的不再自己動手做專案,轉向訓練團隊和帶人。
那時候真的超怕被裁員,半夜都睡不著覺,每天醒來都很擔心自己失去工作
改組塵埃落定後順利的熬過 Covid 升遷亞太區的資深客服營運經理,繼續深耕內容管理和知識管理。
也慢慢證明自己有帶團隊的能力。
升遷資深經理,開始深耕內容管理
名正言順的拿下資深經理職之後算是把之前學過的東西一併做整合,發揮縱效。
重新設計招募後的 onboarding 流程,加速人才梯度的打造。
然後透過流程優化,降低了 escalation rate,節省成本。
繼續和其他部門配合,導入不同類型的自動化功能。
這一次是真的慢慢找到自信,而不再擔心自己被裁員
這時已經快要來到自己在台灣發展的瓶頸,所以工作上也稍微放緩。
呼應之前某篇文章說的第一個選擇「把所有休息時間拿來精進自己」,持續五年的高強度習慣大概在這個時間點稍微減緩。
移居荷蘭,轉戰 Global role
因為也在內容領域學習了兩年多,所以那時候拿下 Global 職缺搬來荷蘭的時候其實手邊有超多想法可以執行。
可是因為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深怕一個閃失就被裁掉,全家打包回台灣 🥹
所以又開始被焦慮綁架,想透過學習各種技能減緩自己的症狀。
算是第五次的害怕自己被裁掉
生於憂患的心態也讓我做出這些專案:
輪調產品經理職缺,協助打造 MVP
執行跨國大型專案,整理內容資料庫
打造設計內容產出流程和 UX writing 的 guide book
可是那時候壓力又來到人生的新高度,同時做本業又輪調產品部門,等於做兩份工作。
加上剛搬來荷蘭,還需要適應,真的是蠟燭多頭燒。
之後有一陣子才開始正視自己身心靈出狀況的嚴重性,慢慢的放下焦慮,才找回自己的生活步驟 (那時候分享很多焦慮相關的文章,自己還差點請 burn out 假 🫠)。
升遷高階經理人,開始帶大型團隊
約莫在一年前拿下現職,截至目前為止做過的專案包含:
動用預算重新投資,才知道要花大錢比省錢難
協助組織改組的從頭到尾執行,發想架構和 change management
開始學生成式 AI ,幫公司導入系統,假裝自己很厲害,其實根本比不上專家
學會放手讓團隊自由發揮,打造最強的後盾讓自己不要成為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這些專案都是自己不會,然後看到改組要來發現自己舊有的職位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趕快去爭取的。
第六次擔心自己被裁掉,一年前還真的有打開 LinkedIn 乖乖更新近況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當然上面的專案和在做的事情都是搬得上台面的東西,底下還有許多眉角和數不清的失敗專案。
但想說的是,雖然看起來職涯好像發展的順風順水,但其實一直以來是活在壓力和恐懼當中。
看我平均一年要擔心一次自己人頭會落地就知道。
尤其是在海外工作的亞洲人,自己又有 imposter syndrome,總是怕自己做得不夠好。
有一陣子真的像是腦筋急轉彎裡頭的阿焦一樣,身心靈都出問題。
才知道文組人在海外要生活下去是真的得費勁 120% 的洪荒之力才能過的體面。
希望這篇文章有分享一些之前文章沒有帶到的成長背景和自己的工作。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我的 LinkedIn,追蹤我一下,或找我預約 coffee chat Coffee chat 連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