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到行前準備大小事,其實回頭來看跟其他人比起來自己算是準備得順利,果然有代辦還是有幫助。
原本我是抱著很樂觀的心情來規劃移民,因為事情在台灣實在是進行的太順利了。自己實際到荷蘭之後才發現身為第一代移民有諸多困難,其實真的蠻不容易的。非常佩服以前早期的移民在網路資訊這麼匱乏的情況下是如何撐過來的。
最後一篇著重在實際落地生根所經歷的事情和挑戰,希望給想要移民荷蘭的讀者一些幫助,快速的步上軌道。
【萬事起頭難】
我們第一天到荷蘭的時候扛著四個超大行李,大包小包的入住飯店,打算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找到租的地方。這邊的建築樓梯真的很陡峭,對於不會爬樓梯的小孩非常挑戰。
(飯店樓梯很有魷魚遊戲即視感)
不像在台灣處處有 7-11,這邊最大的連鎖超市 Albert Heijn 可能要走路十五分鐘才會看到一家。雖然商品一應俱全但是標籤都是荷蘭文,完全看不懂。而且超商還不接受信用卡,有一次我們搜刮了一整車的生活用品才發現只能收現或使用當地銀行卡 😅
在異地生活的第一個禮拜我們選擇動物園當我們的觀光客第一站,抱著開心的心情去發現門票要價不菲,大人 €25 小孩 €21,刷下去的時候心在淌血,不得不說台北的動物園真的是超級佛心價。
(貴鬆鬆的動物園門票,只去一次就不敢再消費)
我們第一個禮拜的目標就是要熟悉環境,了解哪邊比較適合我們居住,包含交通的便利性,學校,以及鄰居的國籍。區域會影響到學校的多元性,像是有些學校可能國際學生就比較少,對於外來的民族比較不容易融入。
當然在開始四處探索之前,我們馬上先辦理了當地的電話卡,使用的是 Lebara sim card only 的方案,便宜也比較彈性,有了網路查找地圖也方便。
另外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領取當地的身分證字號,俗稱 BSN number。因為沒有這個身分證號碼,沒有辦法辦理銀行戶頭,也沒有辦法註冊學校,更沒有辦法辦理很多退稅或是政府的補助。
我還記得當天去辦理的時候第一次體驗到荷蘭的工作 style,中午的時候櫃檯直接鎖門然後說「因為我要去吃午餐,如果不鎖門人會一直衝進來很麻煩」,算是首次了解到原來這邊辦理事情真的急不得。
拿到了 BSN 號碼之後就算是達到了一個小里程碑,因為有了這個號碼就可以開始註冊銀行戶頭,註冊學校。要留意的是當時的註冊地址我們是選公司,因為所有相關文件都會要寄到短暫居住的地址,考量到飯店不會久待所以就選擇公司地址。
【有了身份證後好辦事】
在拿到了 BSN 和身分證之後真的很開心,有點像破關開啟新章節的感覺,辦起事來順利許多。首先就是申請銀行戶頭,我們在上網做了比較之後決定選用 ABN Amro (荷蘭銀行)。可能因為 COVID 的關係,很多銀行開戶都不再提供實體的服務,所以我們線上填一填表格就開戶成功。
比較麻煩的是開戶之後需要等銀行寄東西過來,包含銀行卡,讀卡機,銀行 PIN 碼。他們會防範卡片被盜刷所以分批寄這些東西,前前後後大概要等兩個禮拜才會全部收到。因為寄到公司怕被別人拿走,所以我在註冊銀行的地址是選用飯店地址。
開卡的步驟算是非常直觀,在操作讀卡機上如果有問題打電話給客服對方也會很專業的回答,所以除了等待以外,整體辦理銀行的過程算是非常簡單。
⚠️ 要注意在荷蘭提領和存入現金是要按百分比 (0.5%) 收手續費的,我們那時候存了 €4,000 歐被收了 €20 歐的手續費
而在有了身份證號碼後最重要的事情當然就是找房子住了,趕快找個地方落腳總是比較心安。我們當時是請和公司提供的 agency 幫忙找,因為剛好是 COVID 解禁,移民大量湧入荷蘭的時期,所以房市非常火熱,常常供不應求。
我們一開始決定選阿姆斯特丹 A10 ring 裡頭,一來是因為習慣台灣城市熱鬧的生活,二來是希望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通勤上面。
在環狀高速公路 (A10 ring) 內基本上分成東西南北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各有利弊,以下列出一個表格解釋我們當初的選擇。
| 東邊 | 西邊 | 南邊 | 北邊 |
優點 | 房價便宜,綠意盎然 | 比較安靜,生活機能算方便 | 富人區,離博物館區只有五分鐘距離 | 地比較廣,生活空間較大 |
缺點 | 治安聽說比較不好 | 離市中心比較遠 | 一個字「貴」 | 交通比較不便 |
備註 | 親自走訪後覺得有點太安靜了 | 非常適合家庭 | 適合有錢的家庭,但是房租真的貴 | 東北邊不推,西北算是發展中的區域 |
東邊西邊南邊北邊優點房價便宜,綠意盎然比較安靜,生活機能算方便富人區,離博物館區只有五分鐘距離地比較廣,生活空間較大缺點治安聽說比較不好離市中心比較遠一個字「貴」交通比較不便備註親自走訪後覺得有點太安靜了非常適合家庭適合有錢的家庭,但是房租真的貴東北邊不推,西北算是發展中的區域
最後我們選擇了座落在 oud west (舊西區),算是價格上能夠負擔的起然後生活機能也很方便的地方。另外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語言學校很近,所以看到離學校近的學校就立馬決定了。
(房子正前方的運河風光)
房子要等兩個禮拜後才能入住,趁著等待房子的空檔我們參觀了學校。在台灣家長可能會有明星學校的迷思,覺得升學率很重要。但是在荷蘭,他們說其實每一間學校都很好,沒有所謂的明星學校,基本上只要離家五分鐘的距離都算好學校。
我們唯一考慮比較久的是在於是否要送小孩去國際學校。考慮的點包含,學費真的很貴,如果公司沒有補助得勒緊褲帶過生活。還有我們是否決定要在荷蘭久待,因為如果打算長住在荷蘭,其實選當地的荷語體系學校可以更快的融入。原則上是如果只打算待兩三年就選國際學校,如果打算待超過五年就選荷蘭體系。
其實當初會來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這邊接受教育,所以最後決定選擇先念一年的語言學校作為銜接,之後再轉荷語體系的學校。和校長討論的時候他還說下禮拜就可以來上課,到暑假前可以讓小孩體驗一下學校生活!
所以我們在抵達荷蘭的前 20 天內就已經簽好租約,找好學校,辦理好絕大多數生活必需的手續了 (包含水電瓦斯),算是老天眷顧。
【開始當個觀光客體驗荷蘭生活】
簽了租約之後心中放下一塊大石,總算有心情體會一下這個城市的旅遊景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開始參觀以前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最適合的交通工具了。所以我們馬上入手兩台腳踏車,體驗起荷蘭人的生活。
(兩台可以載小孩的腳踏車)
我們參觀了最有名的國家博物館,看到了修復之後的名畫「林布蘭,夜襲」,博物館內還有一個歷史感很濃厚的圖書館。因為沒有時間的壓力,在逛博物館的時候可以細細品嚐,不用走馬看花。
另外一個必去的景點就是市中心的逛街大道,位於水壩廣場附近的 Kalverstraat 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商店,有起司店、糖果店、服飾店和樂高店。這邊的樂高店非常的有特色,有樂高拼成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像,還有荷蘭的風車,喜歡樂高的人一定得來逛逛。
(樂高店)
但是荷蘭環境最讓我喜出望外的不是歷史遺跡或是充滿觀光客的街道,反而是這邊環境對小孩友善的程度讓我非常吃驚。
首先呢,這邊的公園大概跟台灣的 7-11 一樣多,每個 block 幾乎都可以看到給小孩子玩的遊樂場。每一個遊樂場都非常的有特色,不會像是全部由一個工程單位發包出去的設計一樣大同小異。不管是路邊的公園,或是著名遊樂景點,基本上都一定會有讓小朋友爬上爬下的遊樂設施。
還有餐廳也非常了解小孩的需求。我們有時候入座的時候店員第一件事情不是遞上菜單,也不是倒水,而是提供一張畫紙和一桶蠟筆讓小孩子畫畫。讓人打從心底覺得「荷蘭小孩是世界上最開心的孩子」並非浪得虛名。
而工作上呢大家也是非常的注重家庭生活,在公司上班的不少人四點一到就收拾包包走人。有時候我選擇在家上班,下午的時候會趁著空擋去接小孩,常常都會看到爸爸和媽媽一起去接,就覺得家長也是發自內心的為了孩子著想。
【最後一哩路】
在最後一個禮拜,我們順利的搬進了新家,也申請了網路,總算不用再憋屈的注意流量。除了銀行,手機,學校,租屋和網路以外,還有一些瑣碎的事情必須得從我們的清單上面劃掉。
第一,DigiD,線上身分證讓你不用親自跑現場辦理很多事。
這個是荷蘭的電子化身分證系統,有了這個號碼和 app 可以省掉很多跑現場的流程和時間,直接透過 app 更改地址,稅務,以及保險相關的東西。方便歸方便,但是在開通帳號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也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做慢慢來比較快。
我第一次申請時因為地址還是設定在公司領取 DigiD 密碼,但是因為等太久所以中途又重新申請一次。導致密碼更新,造成第一次收到的密碼是錯誤的,因此要多等一個禮拜,等第二個更新的密碼再送來。
第二次申請,在等待第二次密碼送來的過程當中,因為我用了第一次的密碼一直沒辦法開通帳號,最後在試了三次錯誤的密碼後被鎖帳號,所以第二次收到的密碼根本不能用。超級崩潰!!!無奈只好只能重新註冊。
第三次申請,也是最後一次申請。這次我決定慢慢等,不再貿然行事,等到文件到,帳號重開才辦理。這次的教訓讓我學到在荷蘭什麼事情都得等,其實只要慢慢等,申請一次就好。
第二,辦好保險和其他大大小小的補助
其實保險每家大同小異,但是比較要注意的是合約內容。像看牙齒,有些公司的補助額就比較高。另外在談薪水的時候可以留意公司有沒有補助健保,像我們的公司就有補助,一個月會補助最基本的健保額度。
如果你有小孩的話,這邊還可以另外申請育兒津貼。我當時申請的時候兩個小孩每一季可以領到的補助額高達 €500 多,政府其實是非常慷慨的。如果家長兩個人都有再工作的話,小孩去上幼稚園還可以申請更多的補助 (幾乎不用錢)。
第三,申請博物館卡,俗稱的尿尿卡
這個雖然看似不起眼,但是我覺得如果待在阿姆斯特丹那幾乎是一定要辦的卡片了。一張大概 €60,但是一年可以無限參觀高達 400 多間博物館,光是阿姆斯特丹就有 50 多間博物館可以讓你免費參觀。
考量到平均博物館的參觀價格是 €15 ~ €20,博物館卡真的是物超所值,更別說上一次廁所就要 €1,所以博物館卡又稱之為尿尿卡。
–
其實剛來到荷蘭的時候因為在等待 30% ruling,前置開銷大,看著戶頭的錢一直燒讓我很困擾。另外加上鄉愁,懷念台灣餐餐外食,懷念晚上可以去 7-11,懷念高支配所得買東西不太計較價格,我曾經一度以為自己得了憂鬱症。
有看了前兩篇的文章如果看到這邊可能會覺得,薪水沒有多領多少,過得也沒有台灣舒服,為什麼選擇荷蘭?
我當初會選擇荷蘭主要有兩個理由:
1. 孩子的教育:我自己從小是不太會念書的人,求學過程對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我是在出社會之後才知道原來還有快樂的學習方式,所以希望留給孩子更多選擇。是說這裡的孩子都沒有什麼回家作業,快樂歸快樂但是還是有點擔心 (汗)
2. 荷蘭的治安:在找海外職缺的時候主要考慮有美國,澳洲和荷蘭。澳洲因為簽證實在是要等太久所以放棄。最後在掙扎要選美國還是荷蘭的時候看到美國新聞的槍擊案。所以後來毅然決然的選擇對孩子比較安全的環境
海外工作看似不錯但是撇除掉光鮮亮麗的海外生活,我覺得該有的煩惱不會因為換了一個環境就消失。事實上,生活上的不便,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會不禁讓人想念台灣的好。如果真的想考慮荷蘭,擁有一個初衷,在面對海外生活挫折的時候比較容易克服。
以上就是荷蘭高技術移民所有的分享,希望對即將要來到荷蘭 / 正在規劃的你有幫助。如果你也是來阿姆斯特丹打拼的一份子在職場上遇到困難想要閒聊的人,我隨時歡迎 coffee chat。
Hello Peter,我也通过Uber的KM签证来到了阿姆斯特丹,8月1号就要正式入职,跟你成为同事啦。感谢你细致的分享,relocation过程中帮到了我不少。有个问题还想咨询一下,你当时是如何找到有daycare和pre-school学位的学校呀?我们目前正在租房,也希望房子旁边有学校,想让快3岁的孩子尽快能够入学。多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