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到打造好習慣如果過了頭其實很傷身,這篇來分享一些真的有益的好習慣。
面對自己掌握那些可控制的變因
每一年都去嘗試改變自己的職務範圍,學習全新的技能,然後把新的技能慢慢整合到自己的工作習慣和流程中。
困難的地方是很多時候工作範圍不會每一年都改變,有些公司可能比較穩定,所以需要靠外力的學習而不是等待公司下決定要求員工學新技能時才學習。
每一年都面試,不管自己準備好了沒有,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新工作,這樣可以更瞭解市場上自己的價值。
困難的地方就是準備面試真的心很累,尤其是一些跨幅度比較大的職缺,要重新了解公司產品和價值主張是需要時間的。
但是我覺得面試了解新產業,也同時知道自己的極限是投資報酬率非常高的事情。常常面試完會有那種「Ah ha,原來可以這樣想」的時刻。
每一年都去審視自己的市場價值,持續的去觀察市場上的產業動向,身邊的聰明人都怎麼打造他們的技能組合。
成功的最快的捷徑就是複製成功,職涯不是求學中的考試,不可以作弊。
出了社會後就是要盡可能的抄襲,抄別人成功的經驗,看到別人怎麼打造職涯覺得喜歡就跟著學。
-
面對別人時,試著慢慢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知己解彼,瞭解別人的動機和軟肋
每個人都一定有在乎的事情,試著去了解對方話語背後所隱藏的意圖,然後找到切入點。
對方在丟出什麼樣的條件下會被激勵,在談判推出什麼籌碼的情況下會無法拒絕。
在知道自己喜歡和不喜歡什麼的時候,瞭解什麼人可以成為朋友,哪些人是潛在的敵人也同等重要。
找到雙贏機會,知道如何撬動槓桿
一旦知道別人的想法後,就可以知道自己可以給予什麼樣的幫助或是條件。
把自己的影響力放大,不再侷限於個人的表現,而是也帶動其他人一起邁向成功。
有了槓桿之後,主管會覺得「這個人怎麼有辦法做到別人的兩三倍,我們應該多投資這個人一點」,事實上只是把資源整合然後包裝成一個故事。
建立名聲,打造吸引力,成為別人想投資的產品
很多人可能覺得公司又不會多付我錢,為什麼我要做超過我份內的事情。
如果把額外付出的努力當成打造自己的品牌,就會覺得相對有投資的價值。
品牌這種東西需要時間累積,而且需要搭配前面去市場試水溫的習慣。
而在升遷或是挖角的時候,一定會牽涉到人為的決定。
有了名聲和吸引力後,相對應的職位和薪資就會水到渠成。
Comments